京燒的足跡

京燒的足跡

在京都燒制的陶瓷器統稱為“京燒”。這個詞匯最早記錄可追溯到1605 年(慶長10)。博多的商人神屋宗湛(1551~1635)在日記中寫到在茶會上使用了“肩沖 京燒”,這很有可能是樂燒的茶入。 從本阿彌光悅(1558~1637)開始,樂家的世代陶藝工匠就一直延續了樂燒茶具的制作。

一方面,據說於1624 年(寬永元)在三條大橋東側的粟田口,瀨戶陶工建了階梯窯,因此可推斷陶瓷器的生產是由這個時期開始。約在1647 年(正保4),以瀟灑的彩繪而著稱的野野村仁清在仁和寺門前開創了禦室窯。 在此時期前後,從洛北到洛東寺院的領地為中心,以粟田口燒為首,八阪清水、禦菩薩池、修學院、音羽、清閑寺燒等窯也先後創始,繪有細致紋樣的陶瓷器就此被創造出來。

仁清有位名叫尾形乾山(1663~1743)的弟子。他於1699 年(元祿12)在鳴滝建了階梯窯,於1712 年(正德2)移置二條丁子屋町,同兄長尾形光琳(1658~1716)合作制作了手繪器皿和琳派紋樣的懷石餐具。 從京都奉行所的記錄可知,此時的窯址多聚集在洛東,粟田口有13 座,清水、音羽有3 座階梯窯。在乾山時期,洛東已完成了被稱為“古清水”的青、綠、金、三色手繪陶器的制作。

如此,粟田口、清水以及之後被稱為的五條阪的音羽,這三處便成了京都的窯業產地。粟田口有錦光山、岩倉和寶山等有力的窯址有來自將軍、皇宮、諸領主家等的訂貨,生產以古清水為中心的傳統樣式的陶器。 此為後世所稱的“粟田燒”。清水是指在清水寺領地內的窯廠,在幕末有3 座階梯窯。18 世紀後期,奧田穎川(1753~1811)在京都成功燒制出了瓷器。此技術傳到五條阪後,生產量逐漸增加,至幕末窯廠增到了9 座。

初代清水六兵衛(1738~1799)、欽古堂龜祐(1765~1837)、青木木米(1767~1833)、仁阿彌道八(1783~1855)、永樂保全(1795~1854)等名匠隨之登場。 正如穎川複興了明末清初的紅綠彩·交趾燒一般,他們也致力於複興有曆史的中國和日本的陶瓷器。其中再融入各自的獨創性,制作出了抹茶器具、懷石餐具和煎茶道具等。 名匠們還指導了三田燒、瑉平燒、東山燒(兵庫縣)、春日山燒、九穀燒(石川縣)、偕樂園燒(和歌山縣)等地的窯廠,將京燒的先進技術傳播到了各地。

到了明治時代,廢佛毀釋運動迫使了寺廟佛堂衰退,而東京奠都導致了幾乎所有朝臣貴族遷移。粟田燒隨即面向海外尋找新市場。 丹山青海(1813~1886)、十六代寶山文藏(1820~1889)、六代錦光山宗兵衛(1824~1884)、帶山與兵衛(八代:?~1878、九代:1856~1922)等人的作品至今仍有多數被海外所收藏。

另一方面,江戶時代位於清水寺領地內的清水窯,在維新後與五條阪成為一體,此地生產的陶瓷器被人們稱為“清水燒”。清水燒繼續發展了由江戶時代起盛行的煎茶道具的生產。 1893 年(明治26),三代清風與平(1851~1914)作為陶瓷工匠被任命為首位帝室技藝員。帝室技藝員,即現代的藝術院會員和重要無形文化財產保持者(人間國寶)的前身,為表彰優秀藝術家的制度。 繼清風與平之後,初代伊東陶山(1846~1920)、初代諏訪蘇山(1852~1922)也被任命。將明治初期由京都移居到橫濱的初代宮川香山(1842~1916)也算入其中的話,帝室技藝員的共5 名陶瓷工匠(剩下1 名在板穀波山)之內, 有4 名是出身於京都,藉此也能得知京都曾是日本陶藝界的中心。

1896 年(明治29),以提升國內外京燒的競爭力為目的,在松風嘉定(1870~1928)和七代錦光山宗兵衛(1868~1927)主導下,於五條阪設立了京都市立陶瓷器試驗場。 以河井寬次郎(1890~1966)為首,東京和大阪工業學校畢業的精英技師便聚集在此處研究原料、釉料、高壓電瓷和陶瓷牙等當時最新的窯業技術。傳承至今的多數京燒技術,都是在這個時代研究並確立的。 值得一提的是,附屬傳習所作為培養陶藝家的學校,成就了眾多20 世紀的著名陶藝家。基於其功績,陶瓷器試驗場在1919 年(大正8)由市立轉為國立,繼續技術研究,以及對後輩的指導。

在戰亂時期,地方的制瓷工商業者被重新編制,以提供軍需產業制品為主,從而限制了純藝術的陶瓷生產。但是,在戰爭後馬上就恢複了生產,創造出了各式各樣的陶瓷器。 其中八木一夫(1918~1979)作為走泥社的一員首次推出了作為造型器的陶藝作品。在數不盡的個人藝術家和傳統工藝會等活躍的同時,繼承傳統技術的窯廠仍在繼續生產高級餐具。

雖然世界陶瓷的主流傾向於機械化的工業產品,但京都卻堅持著手工陶瓷的制作。現在的京都仍是代表日本的陶瓷器產地。